近年来,短视频与长视频的界限逐渐模糊,呈现出“混合内容”模式。以B站为例,其“中视频”战略通过短视频预告引流长视频内容,形成“短带长”的内容生态,满足用户既有碎片化消费需求,也有深度内容需求。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创六年新高,且年轻化、高学历用户比例显著提升,表明长视频内容依然具备强大吸引力。
平台调整策略上,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等头部长视频平台纷纷加大短剧投入,打造短长融合的内容矩阵,既丰富会员服务,也优化广告变现。这种融合不仅提升内容多样性,还通过短视频片段激活长视频内容的传播长尾效应,增强用户粘性和平台竞争力。
付费会员竞争加剧
随着内容供给的丰富和用户需求的多元化,视频平台的付费会员竞争日趋激烈。2025年,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等平台通过联合出品头部剧集和联合会员计划,尝试通过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降低获客成本,提升用户留存。例如,腾讯视频与爱奇艺联合出品的《赴山海》以及三方合作的《太平年》,不仅提升内容品质,也成为会员吸引的重要砝码。
平台通过短剧、综艺等多样内容丰富会员权益,满足不同用户层次的需求,实现精准分层和定制化供给。长视频“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使得会员服务更加个性化,提升用户付费意愿和平台收益。
AI个性化推荐推动内容精准分发
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视频行业内容分发和用户体验升级的关键驱动力。华经产业研究院指出,短视频与长视频平台均依赖AI算法实时捕捉用户情绪,实现精准推送,提升内容匹配度和用户满意度。江苏广电等机构通过构建AI模型,推动内容生产和推荐效率提升,形成“AI放大器”效应,助力内容更快更好地到达目标用户。
快手、B站等平台通过AI技术强化社区互动和内容推荐,提升用户活跃度和粘性。例如,快手的图生视频大模型“可灵AI”在内容生成和个性化推荐方面表现突出,助力平台实现月活跃用户超5亿的规模。AI技术还推动虚拟主播、互动影视等新形态发展,丰富用户观看体验。
OTT电视端的崛起与内容生态扩展
OTT(Over-The-Top)电视端作为视频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正在快速崛起。随着智能电视和大屏设备普及,用户对高品质、大屏沉浸式内容的需求不断提升。长视频平台积极布局OTT端,结合8K、VR、AR等技术,推动沉浸式观影体验,拓展内容生态。
OTT平台成为长短视频融合的重要载体,短剧、综艺等内容在电视端获得新的展示空间,促进内容消费多元化。平台通过OTT端与移动端联动,实现用户跨屏无缝观看,提升整体用户体验和平台竞争力。
视频行业正处于短视频与长视频融合、付费会员竞争激烈、AI个性化推荐驱动、OTT电视端崛起的多重趋势叠加阶段。平台通过内容形态创新、技术赋能和生态扩展,积极调整战略以应对市场变化,推动行业迈向更加多元和智能化的未来。糖心Vlog类似平台在这一背景下,结合智能推荐与社交互动功能,顺应行业发展脉络,具备良好的市场潜力和用户吸引力。